在北邮几代人长期积累与沉淀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与新需求,中心通过近五年来的不懈努力,建设成效显著,形成了目标清晰、效果突出、特色鲜明、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教学成果。
1.创建了“一条龙式”融合优化贯通的实践教学创新体系
更加突出电子信息特点,将场、路、系统实验有机结合,实现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和课外实践的衔接与融合贯通,通过“五层次、一条龙式”的实践教学创新体系有效解决了传统实践教学中“只见树木,难见森林”的整体衔接问题。
2.创建了“目标驱动”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
更加突出每个实验在整体目标中的位置与作用,通过强调“局部”与“整体”的融合,形成目标牵引、过程渐进的互动方式,解决“单一实验与最终目标”脱节,从而造成“教”与“学”难以互动的问题。
3、构建了“多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支撑环境
倡导“五化五变”的实践教学理念,强调潜移默化的渗透式教育方式,注重教学与科研的相互促进,利用多种实践教学支撑手段,实施开放式实践教学管理,开拓新的实践教学资源。尤其是通过“多元化广融合”的学生创新实践交流新平台的辐射作用,采用创新论坛、讲座培训、国际合作、成果转化等方式,形成了“多方融合、多种交流、多元主体”和“渠道多样化、研发实用化、战略国际化”,为如何建立电子信息类高素质人才成长环境提供了成功经验。
4、建立并实施了“双重并举”的质量保障机制
通过本成果的实施与推广,促进和推动了“双重并举”的质量保障机制的形成:人才培养“保证应知应会、注重拔尖培养、激励探索创新”,队伍建设“关注名师培养,注重骨干稳定,加速年轻教师发展”。并形成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概括为“核心明确、机制科学,支撑有力、操作规范,两翼齐飞、和谐并进”,解决实践教学在体系完备化、制度规范化等方面存在的系统性不强的问题。
版权所有 © 北京邮电大学 | 京ICP备14033833号-1 |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