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信与网络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特色
通信与网络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秉承我校培养学生具备“大通信、大网络”全程全网通信视野与知识的教学传统,以培养信息通信类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根本目标,构建了先进的“虚实结合”的通信与网络仿真平台。平台结构如图所示。该平台基于真实的校园网环境搭建,物理层由真实的硬件通信网络设备构成,包括:有线接入网、无线接入网、光传送网、数据中心网络等多个部分,在控制层通过先进的软件定义网络(SDN)技术进行网络虚拟化管控,在应用层通过Web页面提供实验管理和网络管理等功能。该实验平台基于先进的SDN技术搭建,基于真实网络环境提供虚拟化的各类通信和网络实验,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__local/6/DE/E3/B9C761872805C009D47A1EA098D_7AB2F5AE_1E957.jpg)
图 通信与网络虚拟实验教学平台架构
依托上述教学实验平台,本中心为我校两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信息与通信系统”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下的9个本科专业,包括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工程、电信工程及管理、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等提供实验教学服务。每年受益学生超过3000人,开设实验192000人时数/年。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由8个分实验教学中心和一个创新中心组成,专职教师61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7人、高级工程师16人;博士学位28人、硕士学位23人。面对实验教学中心的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建立了一支以国家级教学名师纪越峰教授为专家顾问,以北京市教学名师杨鸿文教授、桑林教授为带头人的优秀教学团队,涵盖了光纤通信、无线通信、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等交叉领域,创新能力强,教学经验和科研经历丰富,采用一对一、传帮带等方式培养了一批既具备扎实理论功底有具有实践能力的年轻教师,为实验教学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师资保障。
2、通信与网络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成果
中心获得20项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项、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网络精品课、1个北京市特色专业、1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3门国家级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1本全国电子信息类优秀教材、1个高等学校智慧校园优秀案例、1人获得北京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2个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等称号与表彰。